明報: 港深建築雙年展 9地點展現執生精神

【明報專訊】兩年一度的港深城市\建築雙城雙年展(香港)下月12日起舉行,今屆將以「執生」為題,首次橫跨港深9個地點舉行,形成一個跨地區的「城市展覽館」,反映本港城市規劃的設計智慧。總策展人兼建築師陳麗喬表示,展覽場地多是閒置或共享空間,例如天橋底、圍街板、辦公室大堂,冀展覽帶來全港的互動交流。

部分場地運用虛擬及擴增實境
雙年展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,香港建築師學會、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設計師協會共同協辦。有別於過往於一至兩處地方舉行,今屆將有9個展覽場地,包括海港政府大樓、希慎廣場跨層自動扶梯空間、深圳南頭古城等(見表)。部分場地運用虛擬實境(VR)及擴增實境(AR)的科技,讓市民與建築互動。

海港政府大樓500個種植位置
海港政府大樓對出的天橋底將推廣城市種植,有500個種植位置,希慎廣場的跨層自動扶梯空間將安裝藝術裝置及有相片展;北角的展覽場地Connecting Space Hong Kong則展出由樂高(LEGO)積木砌成的一級歷史建築舊皇都戲院,該戲院早前捲入保育爭議,最終獲古諮會「升級」。

港地理限制 建築設計要執生
總策展人陳麗喬表示,香港城市密度高,加上地理限制,令建築設計不時發揮了「執生」的香港精神,展覽場地之一的香港藝術中心屬於本港「執生」設計的始祖,一幢建築之內集劇場、課室、畫廊等不同功能。
對於有兩個展覽場地設於希慎廣場,曾領導希慎廣場改建工程的她稱,自己對工程頗滿意,但內裏空間未必被好好利用,故希望藉今次展覽發揮該些閒置或共享空間,「乘(跨層)電梯很悶,故可以利用藝術(裝置)改善」。
對於最近有意見討論開發郊野公園,陳麗喬表示發展郊野公園要非常小心,因大部分郊野公園都是水塘集水區,一旦開發有關土地,珍貴郊外資源就無法走回頭,她希望透過今次展覽,讓公眾思考本港土地用途問題。

明報: 港深建築雙年展 9地點展現執生精神